這是一場關于效率、生態與夢想的深度對話。
在粵港澳大灣區奔騰的經濟脈搏中,中山,這座素以“敢為人先”著稱的城市,正孕育著一個關乎生命與未來的“健康心臟”——國家健康基地。這里,激蕩著產業變革的澎湃動能,“小體量”構筑著令人矚目的“大生態”奇跡,可謂灣區生物醫藥領域的“寸金寸土”之地。
在深中通道迎來通車周年、大灣區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關鍵期,南方+擬推出“走讀中山國家健康基地”系列策劃,探尋這條以“健康”為名的產業崛起之路,為全省乃至全國生命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一份獨特的“灣區樣本”,敬請關注。
在粵港澳大灣區奔騰的經濟脈搏中,中山,這座素以“敢為人先”著稱的城市,正孕育著一個關乎生命與未來的“健康心臟”——國家健康基地。這里,激蕩著產業變革的澎湃動能,“小體量”構筑著令人矚目的“大生態”奇跡,可謂灣區生物醫藥領域的“寸金寸土”之地。
在深中通道迎來通車周年、大灣區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關鍵期,南方+擬推出“走讀中山國家健康基地”系列策劃,探尋這條以“健康”為名的產業崛起之路,為全省乃至全國生命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一份獨特的“灣區樣本”,敬請關注。

最“富”創業神話:中山有條“百億街”|走讀國家健康基地①
核心提示:從神農路出發,邁向“灣區藥谷”高地。
2025年,在中山創辦康方生物10多年后,夏瑜坐在位于深中通道旁的辦公室里,回憶起40年前的一個瞬間。
那一年,本科在讀的她跟隨中山大學組織的學生活動,第一次來到中山,參觀了孫中山故居、威力洗衣機廠,在中山長江樂園坐了生平第一次過山車。
“這地方真好。”她在心里說。2012年,當她和伙伴們決定要在中國創辦一家小公司時,記憶中的南方小城向其拋出了橄欖枝。
個人的抉擇、城市的脈搏與產業的演進交織在一起,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今天,在火炬高新區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下稱“中山國家健康基地”),不到一公里長的神農路坐落著康方生物、星昊藥業、金城金素、百靈生物、圣湘海濟、恒生藥業等一大批知名藥企和上市公司,成為一條聞名醫藥界的“百億產業街”。
2025年,在中山創辦康方生物10多年后,夏瑜坐在位于深中通道旁的辦公室里,回憶起40年前的一個瞬間。
那一年,本科在讀的她跟隨中山大學組織的學生活動,第一次來到中山,參觀了孫中山故居、威力洗衣機廠,在中山長江樂園坐了生平第一次過山車。
“這地方真好。”她在心里說。2012年,當她和伙伴們決定要在中國創辦一家小公司時,記憶中的南方小城向其拋出了橄欖枝。
個人的抉擇、城市的脈搏與產業的演進交織在一起,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今天,在火炬高新區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下稱“中山國家健康基地”),不到一公里長的神農路坐落著康方生物、星昊藥業、金城金素、百靈生物、圣湘海濟、恒生藥業等一大批知名藥企和上市公司,成為一條聞名醫藥界的“百億產業街”。

在這里誕生的一個個醫藥界“造富神話”,已經成為中國健康醫藥產業發展進程中的濃墨重彩。但財富只是理想的衍生品,30多年之后,誕生了這條“百億產業街”的中山健康基地,正以國內首個國家級健康科技產業基地的身份,成為全省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再次點燃粵港澳大灣區跳動的“藥谷之火”,并在今年5月獲得“年度醫療健康領袖園區”獎項,全國僅6家。
創富神話啟幕:“就是這里了!”
中山東部沿海的灘涂上,30年來從無到有形成了一個個極具產業分量的聚落,中山國家健康基地是其中耀眼的一朵。
在康方生物以“中國醫藥行業的DeepSeek時刻”名揚世界的2025年,重新回看中山國家健康基地成長之路,有一條清晰的“從理想落入現實,又從現實走向更高理想”的發展軌跡。
1994年4月,國家科技部、廣東省人民政府、中山市人民政府三方聯合創辦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使這里成為國內首個國家級健康科技產業基地。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改革開放春風初盛,人們對未來懷揣著美好想象:一面是在國內快速工業化的背景下發展高科技產業的呼聲,另一面是“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的藍圖感召,中山國家健康基地成為一面豎起的旗幟,代表了一代人對發展健康科技產業的理想。
但理想的實現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創新過程。在潮水澎湃的21世紀頭十年,中山國家健康基地從仿制藥、醫療器械、健康食品產業的引進起步,吸引了一批國際制藥巨頭建廠投產,從無到有發展起一個高度集聚的產業體系。
當2012年夏瑜來到中山考察時,她見到的是這樣一個中山國家健康基地:健康醫藥要素齊全,產業鏈成熟度高,集齊產業投資、項目孵化、公共平臺、行業交流等功能……在中山健康基地最初起步的數平方公里土地上,聚集了約400家“大健康”企業。
“就是這里了!”2012年,康方生物從中山國家健康基地起步。
2020年,康方生物成為大灣區首家港股18A章上市藥企。隨后兩年,新藥安尼可®、開坦尼®相繼獲批,填補全球雙抗空白,并迅速進入國家醫保目錄,惠及千萬患者。
在康方生物以“中國醫藥行業的DeepSeek時刻”名揚世界的2025年,重新回看中山國家健康基地成長之路,有一條清晰的“從理想落入現實,又從現實走向更高理想”的發展軌跡。
1994年4月,國家科技部、廣東省人民政府、中山市人民政府三方聯合創辦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使這里成為國內首個國家級健康科技產業基地。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改革開放春風初盛,人們對未來懷揣著美好想象:一面是在國內快速工業化的背景下發展高科技產業的呼聲,另一面是“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的藍圖感召,中山國家健康基地成為一面豎起的旗幟,代表了一代人對發展健康科技產業的理想。
但理想的實現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創新過程。在潮水澎湃的21世紀頭十年,中山國家健康基地從仿制藥、醫療器械、健康食品產業的引進起步,吸引了一批國際制藥巨頭建廠投產,從無到有發展起一個高度集聚的產業體系。
當2012年夏瑜來到中山考察時,她見到的是這樣一個中山國家健康基地:健康醫藥要素齊全,產業鏈成熟度高,集齊產業投資、項目孵化、公共平臺、行業交流等功能……在中山健康基地最初起步的數平方公里土地上,聚集了約400家“大健康”企業。
“就是這里了!”2012年,康方生物從中山國家健康基地起步。
2020年,康方生物成為大灣區首家港股18A章上市藥企。隨后兩年,新藥安尼可®、開坦尼®相繼獲批,填補全球雙抗空白,并迅速進入國家醫保目錄,惠及千萬患者。

2022年,康方生物全球首創新藥開坦尼®從中山國家健康基地發往全國
今年2月25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4胡潤中國500強》榜單,列出了中國500強非國有企業。其中,康方生物位列第203位。
高科技企業生長棲息的“熱帶雨林”
在一個個創紀錄的創新藥授權價格背后,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集群的發展,遠不止于一場“造富運動”。
這是一個具備了各種創新要素的生態圈、一個適宜高科技產業生長棲息的“熱帶雨林”。神農路——這個帶有獨特文化寓意和產業烙印的路名,是中山國家健康基地發展愿景的一種體現。
沿路兩旁,是有別于傳統制造業形態、既“安靜”又“潔凈”的連片產業聚集園區。在這里投入生產的廠房中,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雙抗龍頭企業康方生物、中國中藥破壁飲片技術領導者和龍頭企業中智醫藥集團、全球首創國家1類新藥“本維莫德”研發及產業化公司中昊藥業、華南地區最大的液氮凍干技術公司及最大的國際非專利藥CMO產業基地星昊藥業、主導產品熊去氧膽酸市場份額全球第二的百靈生物、國產生長激素市場份額前三的圣湘海濟、中國抗生素制藥行業的創新型領軍企業金城金素、“三維數字乳腺機”實現國產替代的達影醫療……這一批已經成長起來的知名藥企和上市公司,撐起中山“百億產業街”,靠的不是紙面上的概念,而是實打實的產品和產能。
離這條路不遠處,還匯聚了世界5大肽類藥物企業之一的瑞士輝凌制藥公司、深耕骨骼和肝膽健康雙賽道的美國安士制藥、全球領先的創新藥 CDMO 企業九洲藥業的全資子公司瑞華制藥、中國最大家用健康醫療電子產品及平臺服務公司樂心醫療等企業。
“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得到了快速發展,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作為其中的佼佼者,為我國生物醫藥的發展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貢獻。”中山醫諾維申新藥研發有限公司(下稱“醫諾維申”)創始人習寧說。
2022年,醫諾維申選擇入駐中山國家健康基地,在2024年就實現兩個新藥管線進入Ⅰ期和Ⅱ期臨床試驗,三個核藥管線至研究者發起臨床研究階段。習寧表示,該公司選健康基地,不僅是因為它已有的規模與聚集效應、地理位置與資源優勢,以及入駐企業的創新能力,也是因為基地團隊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專業性、對創新文化的重視,以及全要素、全方位的專業服務體系。
這是一個具備了各種創新要素的生態圈、一個適宜高科技產業生長棲息的“熱帶雨林”。神農路——這個帶有獨特文化寓意和產業烙印的路名,是中山國家健康基地發展愿景的一種體現。
沿路兩旁,是有別于傳統制造業形態、既“安靜”又“潔凈”的連片產業聚集園區。在這里投入生產的廠房中,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雙抗龍頭企業康方生物、中國中藥破壁飲片技術領導者和龍頭企業中智醫藥集團、全球首創國家1類新藥“本維莫德”研發及產業化公司中昊藥業、華南地區最大的液氮凍干技術公司及最大的國際非專利藥CMO產業基地星昊藥業、主導產品熊去氧膽酸市場份額全球第二的百靈生物、國產生長激素市場份額前三的圣湘海濟、中國抗生素制藥行業的創新型領軍企業金城金素、“三維數字乳腺機”實現國產替代的達影醫療……這一批已經成長起來的知名藥企和上市公司,撐起中山“百億產業街”,靠的不是紙面上的概念,而是實打實的產品和產能。
離這條路不遠處,還匯聚了世界5大肽類藥物企業之一的瑞士輝凌制藥公司、深耕骨骼和肝膽健康雙賽道的美國安士制藥、全球領先的創新藥 CDMO 企業九洲藥業的全資子公司瑞華制藥、中國最大家用健康醫療電子產品及平臺服務公司樂心醫療等企業。
“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得到了快速發展,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作為其中的佼佼者,為我國生物醫藥的發展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貢獻。”中山醫諾維申新藥研發有限公司(下稱“醫諾維申”)創始人習寧說。
2022年,醫諾維申選擇入駐中山國家健康基地,在2024年就實現兩個新藥管線進入Ⅰ期和Ⅱ期臨床試驗,三個核藥管線至研究者發起臨床研究階段。習寧表示,該公司選健康基地,不僅是因為它已有的規模與聚集效應、地理位置與資源優勢,以及入駐企業的創新能力,也是因為基地團隊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專業性、對創新文化的重視,以及全要素、全方位的專業服務體系。

中山國家健康基地生物谷:康方生物、醫諾維申創業起步之地。
在神農路上譜寫創富故事的企業,不止于此。
今年6月,廣東星昊藥業迎來20周年慶典。自2005年成立以來,該公司以小容量注射劑、凍干粉針劑(含抗腫瘤)、口服固體緩控釋制劑等為基礎的新藥創制服務平臺,獲得包括中國、歐盟、美國等多個國家的生產線認證和產品上市許可。歷經二十年發展,廣東星昊藥業從一株醫藥新苗成長為擁有近500名員工的國家級高端藥品制劑產業化CMC/CMO公共服務平臺。其中,醋酸奧曲肽注射液、氨甲環酸注射液、吡拉西坦注射液、納洛酮注射液等多個產品已中標全國藥品集采。
神農路上,新的合作伙伴正不斷壯大。4月15日,圣湘海濟揭牌儀式在中山國家健康基地園區舉行,標志著圣湘生物與海濟生物戰略融合邁入新階段。
作為國內精準醫療行業領軍企業,圣湘生物已發展成為集診斷試劑與儀器研發、生產、銷售及醫學檢驗服務于一體的企業,產品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傳染病防控、腫瘤早篩等領域具有顯著技術優勢,并入選全球醫療器械企業TOP100、中國醫藥工業百強等榜單。圣湘與海濟的攜手,將更好發揮精準診斷與生物制造優勢,加速技術協同與資源整合,在國家健康基地再創新的奇跡。
今年6月,廣東星昊藥業迎來20周年慶典。自2005年成立以來,該公司以小容量注射劑、凍干粉針劑(含抗腫瘤)、口服固體緩控釋制劑等為基礎的新藥創制服務平臺,獲得包括中國、歐盟、美國等多個國家的生產線認證和產品上市許可。歷經二十年發展,廣東星昊藥業從一株醫藥新苗成長為擁有近500名員工的國家級高端藥品制劑產業化CMC/CMO公共服務平臺。其中,醋酸奧曲肽注射液、氨甲環酸注射液、吡拉西坦注射液、納洛酮注射液等多個產品已中標全國藥品集采。
神農路上,新的合作伙伴正不斷壯大。4月15日,圣湘海濟揭牌儀式在中山國家健康基地園區舉行,標志著圣湘生物與海濟生物戰略融合邁入新階段。
作為國內精準醫療行業領軍企業,圣湘生物已發展成為集診斷試劑與儀器研發、生產、銷售及醫學檢驗服務于一體的企業,產品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傳染病防控、腫瘤早篩等領域具有顯著技術優勢,并入選全球醫療器械企業TOP100、中國醫藥工業百強等榜單。圣湘與海濟的攜手,將更好發揮精準診斷與生物制造優勢,加速技術協同與資源整合,在國家健康基地再創新的奇跡。
從神農路邁向“灣區藥谷”高地
“科技創新的理論和實踐都證明,在一個不大的地區內,能成功地把創業精神轉化為科技創新,需要一定的環境與條件,即一個具備多種必要因素的架構,才能實現科技創新、技術突破和產業興起。”
《硅谷密碼:科技創新如何重塑美國》(下稱《硅谷密碼》)一書中認為,一個地區創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就是創造、引入、聚集、融合、協調和發揮這些要素與資源,打造新時代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的過程。
在并非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下,中山國家健康基地在跨越30年的發展歷程中,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個巨大的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圈:在這里,各種要素齊全,產業鏈成熟度高,集產業投資、項目孵化、公共平臺、行業交流、新藥發現、新藥研發咨詢、CRO服務、IPO等新藥研發必備要素于一體。
對這個產業生態圈形成向心力的,是一種高新科技產業發展文化:有利于企業和個人創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法規與制度環境、高度密集的高素質人才、高水平的創意與創新活動、濃厚的創業氛圍,鼓勵冒險、容忍失敗的文化、雄厚的創業資金來源和成熟的金融體系、專業化中介服務體系、高度聚集的特色主導產業及其全球競爭力、高質量的生活和人居條件、便于推動全球化的區位優勢……
《硅谷密碼》一書中所總結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的形成和運作的要素經驗,在中山健康基地的發展歷程中一一得到實踐。這是政府行為與市場選擇的雙向結合,也是幾乎每一個來到“灣區藥谷”創業者的真實感受。
2024年,面積為13.5平方公里的中山國家健康基地全年園區科工貿總值約600億元,其重要性也隨著國內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的爆發式發展不斷攀升。在全市,中山將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集群定為中山優先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出構建“一基地六園區”產業發展新格局,未來5年內健康基地面積將擴展到30.36平方公里。就在6月18日公示的2025年廣東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中,基地所在的健康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集群入選。
在全省,“灣區藥谷”已經成為產業高地。
《廣東省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報告》提出,近年來廣東省生物醫藥產業規模穩步壯大,醫療器械、藥品生產研發能力、生物醫藥科技創新能力、生物制造產業規模等均走在全國前列。而中山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將作為廣東布局的產業集聚區之一,進一步融入灣區乃至全球大生態圈。
資料來源:南方+
統籌:羅麗娟
撰文:廖瀚
攝影:葉志文
一審:陳海波
二審:涂莉
三審:萬鶴群
《硅谷密碼:科技創新如何重塑美國》(下稱《硅谷密碼》)一書中認為,一個地區創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就是創造、引入、聚集、融合、協調和發揮這些要素與資源,打造新時代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的過程。
在并非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下,中山國家健康基地在跨越30年的發展歷程中,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個巨大的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圈:在這里,各種要素齊全,產業鏈成熟度高,集產業投資、項目孵化、公共平臺、行業交流、新藥發現、新藥研發咨詢、CRO服務、IPO等新藥研發必備要素于一體。
對這個產業生態圈形成向心力的,是一種高新科技產業發展文化:有利于企業和個人創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法規與制度環境、高度密集的高素質人才、高水平的創意與創新活動、濃厚的創業氛圍,鼓勵冒險、容忍失敗的文化、雄厚的創業資金來源和成熟的金融體系、專業化中介服務體系、高度聚集的特色主導產業及其全球競爭力、高質量的生活和人居條件、便于推動全球化的區位優勢……
《硅谷密碼》一書中所總結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的形成和運作的要素經驗,在中山健康基地的發展歷程中一一得到實踐。這是政府行為與市場選擇的雙向結合,也是幾乎每一個來到“灣區藥谷”創業者的真實感受。
2024年,面積為13.5平方公里的中山國家健康基地全年園區科工貿總值約600億元,其重要性也隨著國內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的爆發式發展不斷攀升。在全市,中山將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集群定為中山優先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出構建“一基地六園區”產業發展新格局,未來5年內健康基地面積將擴展到30.36平方公里。就在6月18日公示的2025年廣東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中,基地所在的健康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集群入選。
在全省,“灣區藥谷”已經成為產業高地。
《廣東省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報告》提出,近年來廣東省生物醫藥產業規模穩步壯大,醫療器械、藥品生產研發能力、生物醫藥科技創新能力、生物制造產業規模等均走在全國前列。而中山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將作為廣東布局的產業集聚區之一,進一步融入灣區乃至全球大生態圈。
資料來源:南方+
統籌:羅麗娟
撰文:廖瀚
攝影:葉志文
一審:陳海波
二審:涂莉
三審:萬鶴群